《解读基金:我的投资观与实践(修订版)》读书笔记
xcbyao 小妖
  1. 相关网站:晨星网站、中国基金网中国基金网论坛

  2. 相关名词或者概念:开放式基金、认购费/申购费(收费模式:前端收费/后端收费)、赎回费、管理费、托管费、净值、累计净值

  3. 拿多少钱来投资:三分之一法、掐指头算法;收益计算:72法则、115法则

  4. 大盘基金或者小盘基金(这个概念我还不是很明确)、价值型基金或者成长型基金

  5. 新基金

  6. 高净值其实对投资人而言没有影响

  7. 基金拆分和复制

  8. 指数基金

  9. ETF(Exchange Traded Fund,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这是一种在二级市场交易的基金品种,是按照相应指数的“一篮子”指数股票集合。

  10. 通过QDII基金,咱们在大陆也可以投资海外市场。简单说就是咱们把人民币交给基金公司,基金公司把它们换成外币去投资海外市场,收益再折合成人民币还给咱们。

  11. 一般基金是投资股票或者债券的,而FOF则只投资基金,实际上是一个基金投资组合,即基金中的基金。

  12. 生命周期基金也是舶来品,英文是“Life Cycle”。这实际上是为长期投资做准备的一种基金。首先,从基金的名称上就可以看到两个数字——2016和2020,这实际讲的是年份,也叫目标时间。也就是说,这两只基金是为2016年或者2020年使用的资金而做准备的投资基金。如咱们2016年要退休,要开始养老生活,那就可以投资2016生命周期基金。

  13. 分散投资核心要考虑3个因素:相关性、收益和波动。

  14. 蓝筹基金、偏蓝筹基金、远蓝筹基金

  15. 中证100指数:这是在沪深300指数的成份股中选择市值最大的100只股票组成的指数。这也是沪深两市A股市场市值最大的100只股票。这100只股票大概覆盖了A股流动市值的一半,也就是前50%部分。这个指数实际上就是A股市场的大盘股指数。

  16. 可转债的全称是可转换公司债券,是一种公司债券(注意它可不是国债)。它赋予持有人在发债后一定时间内,可依据本身的自由意志,选择是否依约定的条件将持有的债券转换为发行公司的股票或者另外一家公司股票的权利。换言之,可转换公司债券持有人可以选择持有其至债券到期,要求公司还本付息;也可选择在约定的时间内转换成股票,享受股利分配或资本增值。

  17. 上面没有提取出来的在下面的摘录中,有些值得再多看看。

摘录:

咱们该投资吗

30岁的你拿出3.5万元,用这些钱去投资,每年获得12%的收益,到60岁的时候你就有了100万元。方法四:30岁的你一次拿不出3万多元,怎么办?如果你每个月能拿出300元也行。从30岁一直持续到60岁,每个月拿出300元放到一起(合计投入10.8w),然后这些钱同样能获得12%的投资年收益率,到60岁的时候,你就有了97万元。

投机是瞄准一个“机会”,希望大赚一笔,一劳永逸,而投资是要你扎扎实实、一点一滴地走向你的最终梦想。投机实际上更多的是收获风险和灾难,而投资则是一种理性的产物。

什么是开放式基金

什么是基金?简单地说,基金就是把大家的钱收集到一起,由专门的人(基金经理)帮我们去投资证券市场。他提取他的佣金,我们拿我们的收益,他们帮我们理财投资。

基金管理人的目标就是使我们这些基金投资者的利益最大化。基金公司是独立的商业金融机构,有非常严格的审批程序,并接受中国证监会的严格监督。

开放式基金的运行模式是采用一种严格的制衡关系。也就是说,基金资产的管理与保管是分开的,基金公司管理我们的钱的投资运作,而钱一般是托管在银行的。这样,无论是基金公司还是银行倒闭,都不能动用我们的钱,可以说,我们的钱是安全的。

基金经理是由基金公司聘任的,他的责任就是经营好他管理的基金。他必须是一个专业投资人士,否则咱们怎么会把钱拿给他管理呢。

在购买基金的时候,有笔申购/认购费用。对于新发基金叫作认购,成立后的基金叫申购,一般费率在1.0%~1.5%(有优惠促销活动的基金公司会发公告通知);对于网上直销的,费率一般在0.6%~0.9%。一次性收费还有赎回费,一般是0.5%左右,对于不同基金公司按规定年限长期持有者可以免除。就是说,你投资1万元,要扣除150元左右的购买费用,要说明的是这是一次性费用。这种费用的收取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你购买基金的时候缴纳,叫前端收费;也可以选择在卖(赎回)基金的时候缴纳,叫后端收费。前、后端费率是不一样的,各种基金也是不一样的。另外在赎回的时候,还要根据你持有基金的年限缴纳赎回费,如0.5%,这也是一次性费用。还有一种佣金叫管理费和托管费,一般是1.5%和0.25%。这笔钱不是一次性的,只要你投资,那基金公司和托管银行就要收取这个费用,而且是精确到以天为单位的。实际上,这笔钱才是基金公司真正的生财之道。

开放式基金采用一个叫作净值的概念。净值其实就是开放式基金的销售价格,是这样计算的:在一个基金刚刚开始建立的时候,净值都是1元。

后来申购一个成立以后的新基金的人必须以当天的净值来申购。也就是说,如果净值变成了1.5元,你1万元投资就只能购买6666.67份基金,而不是1万份。卖出的时候,同样也是以当天的净值来销售的。

之所以叫开放式基金,意思是一个基金的总份额是不定的。反正大家都按照当天的净值来计算,买的人多了,基金的规模就大;买的人少了,基金的规模就小。

开放式基金的购买方式是一种“未知价格”的购买。每种基金的净值都是在当天股票交易市场收盘以后再根据其所持有的证券的市值来计算的,一天就一个值,这个值在北京时间下午3点以后才知道。但你购买基金的时候,如果在下午3点以前提交申请购买单,那你最终购买基金的净值就按下午3点以后计算出来的当天净值来算。如果是下午3点以后提交的购买申请,那就按照第二天的净值来计算。所以,无论你买还是卖,你当时并不知道基金的净值是多少,也就是“未知价格”。

开放式基金会分红的,会不定期地分配给你投资收益。你可以选择把分红留给自己,即所谓的现金分红,也可以选择红利再投资。分红的时候,由于基金的总资产降低了,净值也就下降了。所以,在看一个基金的净值时会有两个,一个叫“净值”,一个叫“累计净值”。“累计净值”不考虑分红给基金净值带来的降低因素,反映了基金成立以来总体的发展情况,而“净值”则是你交易时候的真正价格。

有一件非常有吸引力的事情,目前国家对个人的基金收益是不收税的。所以,如果你要和银行收益进行比较,一定要记住银行利息还要扣除利息税,而基金收益是纯收益。

开放式基金,一般分为股票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基金,以及介于股票和债券基金中间的配置型基金。

态度决定一切

投资不是比智商,而是比谁更理性,而理性的前提就是理解,要理解就得花点时间吧。你无须成为一个投资大师,无须像考大学一样每天学习到深夜。但你得花点时间,至少要花买件衣服的时间吧。

本书中,我归纳了一个买基“三步曲”。通过这三步,我觉得你就有了一个自己的投资观,就能迈上投资之路。这三步是:确定投资目标、选择优秀基金和掌握投资方法。

基金的风险是什么

开放式基金,尤其是股票型基金,本质上还是投资股票市场。大部分人说有风险,但也有人说没有风险。我认为正确的答案是:短期有风险,而且风险很大;长期则无风险,或者说风险很小。

股票型基金绝对不仅仅是投资某一只股票,而是同时投资在几十只甚至上百只股票上面。这叫分散投资,也称为投资组合。投资组合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一位20多岁的青年——哈里·马科维茨提出的,正是因为这个理论,他在20世纪90年代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可见,这个理论对投资领域的贡献有多大。

股票之间却不是独立涨跌的,如国家出台一个大政策,所有的股票可能都一起涨或者一起跌。那你再怎么分散投资,也避免不了这种波动,这就是系统风险;开放式基金也无法避免这种波动,而且这种波动会叠加到长期趋势上面。对这种波动只有用一个办法来平衡——时间。在一个长时间的期限内,这种波动就变得很小,完全被长期的大趋势压制下去了,只是一些小毛刺而已。时间越长,这种“毛刺”的影响就越弱、越不起眼。

这就是结论,按美国的股市历史,如果你仅仅进行1年的投资,亏的概率是30%;如果做5年的投资,亏的概率是10%;如果做10年的投资,亏的概率是3%;做20年投资,就不会有亏损。

股票收益最大,风险也最大,要想降低风险,只有增加投资年限。或者,你也可以投资债券。如果投资债券,按美国的历史,投资期达到5年的时候,亏损的概率就不到5%了。而且,也要看到在前面说的77年中,美国大公司债券的年平均收益只有6.2%,也就是说经过77年,1美元仅仅变成了60美元。相比股票的收益1775美元,简直是天壤之别,但风险却小得多,投资5年亏本的概率和投资股票接近10年的概率相当。货币基金不会亏本,没有风险,但2%的收益在77年后,1美元仅仅是4.5美元,甚至还无法抵消通货膨胀对资产的侵蚀。

要想降低风险只有增加投资期限,或者买债券基金、货币基金,但这样做收益也低。所以,投资股票基金最好是用养老和子女上大学的钱,咱们有接近或者超过20年的投资周期,就算亏本也不会有多大,这其实也是基金投资的根本目的。

拿多少钱来投资

一种是“三分之一法”。很简单,把三分之一的钱用来买房地产,三分之一的钱用来投资证券市场,三分之一的钱用作储蓄或者买国债。

另一种是“指头算法”。这种算法就是估算你应该把多少资产用于投资,把多少资产用于保守地储蓄。这个算法也很简单,被称为“指头算法”,就是说你掰掰指头就能知道答案。这是根据你的年龄来划分的,如果你是30岁,你应该至少在储蓄上投入30%的资产,而各种投资不宜超过70%;如果你是40岁,那储蓄40%,投资60%;如果你是60岁,储蓄60%,投资40%。用公式表示就是可用于各类投资的资产比例=100-你目前的年龄

无论你是用“三分之一法”还是“指头算法”,我都要强调一条:你不能把所有的钱都用来投资。你必须有充足的“应急资金”去应付万一出现的生病、失业等。这样,一旦有急事你也不用临时抛售基金去解燃眉之急。还有一点是丝毫不能含糊的:绝对不能借钱去投资基金。

让时间成为朋友

一个25岁才开始工作的年轻人,如果他试图在60岁退休的时候有100万元的资产,他只需用一个非常简单的办法:如果按照平均年收益12%来计算,他只要每月投资175元,那在60岁的时候,他的投资账户上就有101万元,而实际投入资本只是7.35万元。但对一个40岁的人来讲,要每月投资1000元,在同样的收益情况下,才能在60岁的时候有97万元,而他的实际投资成本却是24万元。为了达到同样的目标,多拿出来了14万元,多付出了两倍的成本,而这一切,仅仅是因为投资晚了15年。如果进行一次性投资,差距会更大。25岁的时候,一次性投资2万元,按12%的复利增长,60岁的时候,会有105万元;而如果在40岁的时候才开始投2万元,60岁的时候,只有19万元。差距达到4倍多。

投资开始得越早,最后的收益就越多。或者说投资开始得越早,咱们为了达到同样的收益,付出的成本就越小。而且,两种情况的差距是如此之大,简直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在长期收益计算中,有一个简便的“72法则”。如年收益是8%,那么72/8=9,就是说9年,你的资本就可以翻一倍;如果年收益是12%,那么72/12=6,就是说6年可以翻一倍。用72除以收益率,就是资本需要翻番的大约年数。这样,在30年的时间内,如果是12%的收益,就可以翻5番,也就是25等于32倍(2的5次方);如果是年收益8%,30年内可以翻3番多点,还不到10倍。

所以,如果是长时间投资,一定要追求最高的收益;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高收益带来的高风险就会被平滑掉。也就是说,在风险和收益的角逐中,时间会帮我们很大的忙。美国77年的股市统计数据表明,大公司的股票增长了1770多倍,而波动幅度更大的小公司的股票却涨了5000多倍。

还有一个“115法则”。“72法则”是计算翻番的时间,而“115法则”是计算1000元变成3000元所耗费的时间,也就是变成3倍所耗费的时间。计算方法还是一样,115/x就是本金变成3倍所耗费的年数。如收益是10%,那1000元变成3000元所耗费的时间就是115/10=11.5年。

结论:选择基金的关键

如果你计划在3~5年后买房子,债券基金可能就是你的投资重点,至少债券和股票基金各占一半。

如果是再短的投资期,恐怕就要选择低风险的债券基金,甚至是货币基金。这样,你的风险很低甚至没有,也就基本能保证在投资期结束的时候你不会亏本。

还要记住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你有一个长期的投资计划,却选择一个风险小、收益小的投资方式,这也是非常不对的。就像咱们一辈子把钱存在银行里面而不投资,那肯定是很愚蠢的。但你的投资期会有多长呢?你会说我还有20年才退休,或者说我的孩子还有10年上大学,或者说我没有5年内使用这些钱的计划,这其实都低估了你的投资期。你20年后退休,并不是你会一次性把所有的投资都赎回,甚至你也有可能退休后几年都不赎回,或者你会把投资作为一种遗产留给下一辈;上大学的学费也是一年一年地缴纳;而你5年以后的经济情况很可能会比现在好,投资很可能继续……所以,如果你只是按照你看得见的、确认的时期去计划你的投资,也许你会损失很多机会。

激进的基金在长时间内才会表现出优势,而不是在短期内,除非你刚好赶上一个上涨波段正在启动。这也就是所谓风险溢价,有风险才有溢价。

第三章 “三步曲”之二:基金品种的选择

好在有人专门在做这些基金评估/评级的事情,而且不止一家,如晨星公司、理柏公司、中信基金、银河证券等。在所有这些第三方评估/评级公司中,我最喜欢的是晨星。

最好的基金评价网站——晨星

晨星网站是指晨星资讯(深圳)有限公司的官方网站,它成立于2003年2月20日,是美国晨星公司(Morningstar,Inc.)在中国设立的子公司,网站地址为:http://cn.morningstar.com。

中国晨星网站主要面向散户,“专注于帮助个人投资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通过客观全面的分析和比较,帮助人们确定完整的、合乎个人需求与特点的投资方案”。

“晨星坚持对证券和资产的基本面进行分析,并不预测股票价格在短期内的波动和走势,而是通过计算公司真正的内在价值,判定其市场价格是否背离了公司本身的价值;晨星自身并不进行基金和股票投资,这是凸显其评级和分析的独立性和客观性的首要保证。”

我特别钟情于它的3个功能:①晨星评级;②基金龙虎榜;③基金投资风格箱。

中国晨星每个月的月初都发布一个评级报告,对所有成立时间1年以上的基金分类进行评级,分为五星、四星、三星、两星和一星。五星最高,一星最低。

从2006年10月起,晨星将开放式基金一共分成7类:股票型基金、积极配置型基金、保守配置型基金、普通债券型基金、短债基金、保本基金和货币基金。而且,对前4项进行了评级,它们是股票型基金、积极配置型基金、保守配置型基金、普通债券型基金。在投资总额中,股票占70%以上的基金称为股票基金,债券在70%以上的称为债券基金,而两者之间的基金称为配置型基金。这种分类方法和咱们国家略有不同。

晨星有一套复杂的算法把风险折合成负收益,然后从净收益中扣除,也就是进行风险调整。然后,按照风险调整后的收益对同类的基金进行排序,收益最高的排在前列。排在前10%的基金被授予五星基金,其后22.5%的基金被授予四星基金,再后面35%的基金被授予三星,再再后面的22.5%是两星基金,最后的10%是一星基金。例如,2006年11月,按照晨星分类,有91只基金被列入股票基金,而其中的20只成立时间还不到1年,不进行一年期的评级。在参与评级的71只基金中,前7只基金被授予五星,其后的16只基金被评为四星,中间的25只基金被评为三星,而最后的7只基金被评为一星。

首先要明确的是大盘基金、小盘基金不是指基金本身的规模,而是指基金投资的方向。如果基金投资大盘股那就是大盘基金;如果投资小盘股,那就是小盘基金——这和基金规模没有关系。

那什么是大盘股?什么是小盘股?不同机构的划分标准是不一样的。先看晨星标准。股票规模分类:对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晨星按照总市值的规模将其股票划分为大盘、中盘和小盘3类。具体划分标准如下:将股票按照其总市值进行降序排列,计算各股票对应的累计市值占全部股票累计总市值的百分比Cum-Ratio,且0<Cum-Ratio≤100%。大盘股:累计市值百分比小于或等于70%的股票,即满足Cum-Ratio≤70%。中盘股:累计市值百分比在70%~90%的股票,即满足70%<Cum-Ratio≤90%。小盘股:累计市值百分比大于90%的股票,即满足Cum-Ratio>90%。

价值型基金或者成长型基金都是指基金投资的股票的类型,就是投资价值股的基金叫价值型基金,投资成长股的基金叫成长型基金。那什么是价值股?什么是成长股呢?咱们先不说股票投资,先说投资二手房。如果投资二手房是为了转手再卖获得利润的话,一般有两种房子会考虑。第一种是房子一般、地段也一般、装修还是一般,但和同类的房子相比,它价格低!可能是原来的房主急需现金,结果把房子打折出售。原来40万元的房子,现在只卖20万元。这可是个便宜货,当然有投资价值。第二种是价格不打折,但是房子新、地段好、装修豪华,也就是说具有巨大的升值潜力。虽然这类房子开价就是80万元,但还会涨,那这种房子也有投资价值。如果把上面的房子改成股票,第一种就叫价值股,第二种就叫成长股。投资第一种股票的就叫价值投资,投资第二种股票的就叫成长投资。

一般来讲,价值投资的风险比成长投资的风险低一些。价值投资是投资在打折的产品上,成长投资是投资在未来的收益上。美国网络股的泡沫实际上就是对股票成长性的估计过于乐观而造成的,虽然当时大量的网络股还没有赚钱,但当时最时髦的一句话是“利润不是问题”。不过很多大师并不这样狭义地区分价值股和成长股。巴菲特说过,把股票分成价值型和成长型是愚蠢的。其实,对股票的评价根本是看其有没有投资价值,也就是能不能赚钱。无论价值股也好,成长股也好,核心还是看它能不能给我们带来收益。

总之,晨星网站是一个非常好的网站,晨星公司也是一个非常权威的投资资讯公司。充分利用晨星的信息,是一个成熟的投资者常用的手段。

优秀基金公司是首选

一个基金公司有一只明星基金并不奇怪,但如果所有基金综合情况都比较优秀,那是不是可以说,这个公司的综合实力要比其他公司强呢?根据这一思想,咱们依然采用晨星评级,根据一个公司下属的所有基金的评价等级来对基金公司的总体情况进行一个评判。

我一直认为,在我国现在的情况下,选择一家好的基金公司甚至比选择一只好基金更重要。

如果一家基金公司陷入某种丑闻或被揭发出违纪违规现象,这就需要我们给予高度重视了。无论是什么类型的违规操作,请你一定相信,咱们在这些操作中一定是受害者而不是受益者。

一般来讲,考察一个基金经理的重要指标就是他的从业时间。你千万不要相信一个刚刚毕业的投资专业的博士生会比一个在市场上摸爬滚打了七八年的本科毕业生更会打理你的钱财。投资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经验来构成的:一个理想的基金经理应该同时具有股市上升(牛市)和股票下降(熊市)的投资经验。一只理想的基金应该是被同一个基金经理运营了较长的时间。也就是说,一个经验丰富的基金经理经营了较长时间的基金是一个好的投资标的,但这种基金在中国的基金业是比较难找的。一是,咱们国家的基金发展历史并不长;二是由于各种原因,基金经理的稳定程度也不够高。

基金经理如果是在本公司内部的工作调整还好说,如果跳槽到另外一家公司,对该基金的业绩就会有较大的影响。

资产配置比率:选择基金的核心

基金的特性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投资策略,也就是会选择什么样的股票;另一方面,资产配置,也就是一个基金中股票和债券所占的比例。

资产配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基金的激进程度,而且资产配置是在基金发行公告里面公开披露的,并且是要由基金经理严格遵守的。

哪只更激进,也就是哪只风险更大而收益更多?其实,答案从基金公司公布的基金招募说明书中可以看到,

现金和政府债券是为了确保基金持有人正常赎回而保留的,一般都不能低于5%,否则基金就得抛售股票换取现金,这样就大大影响了基金的投资收益,所以股票最大的比例就是95%。

基金招募书相当于基金的“宪法”。

技术统计资料:选择基金的参考

平均回报和阿尔法系数都代表收益,当然越大越好;标准差和贝塔系数代表波动,也就是短期风险,数值越小基金表现得越平稳;夏普比率是收益和风险两者的综合,在收益或者风险相同时,越大越好。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必须要在同类基金中进行比较,也就是相对于同样的资产组合标准。用股票基金和债券基金去比较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而且这些系数彼此得到的结论有时候是不统一的,甚至不同基金评估公司算出来的数据都不大一样,但从这些数据中还是可以看出一些眉目来的。

别患“净值恐高症”

收益只和你的投资总额和单位基金的涨跌比率有关,和净值高低及份额多少没有关系。

净值是由基金的总资产除以基金的总份额得到的。基金公司经营得好坏就是看总资产的增长情况。总资产的增长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基金份额的增加,另一个是单位份额价格(也就是基金净值)的提高。撇开基金总份额的变化,假设一个基金没有新申购也没有赎回,那总资产的变化就单单反映在净值的变化上面:资产增加,净值就高;资产减少,净值就低。也就是运行好的基金净值就高,运行不好的基金净值就低。

那净值的增长有顶吗?结论是净值没有顶。其实股价也是没有顶的,只要这个公司不停地赚钱,股价当然也就不停地上涨(短期由投资者心理和政策变化带来的波动不算)。

购买基金的时候,基金净值高低根本不是一个应该考虑的因素。只要明确了净值的计算方法和基金购买股票、债券的运行方式,就不会担心净值的问题,当然也不会相信基金净值不会低于1元的“神话”。事实上,在2007年市场几次大的调整阶段,不少新基金或者刚刚“净值归一”的基金净值都曾跌破过1元。

要抢购新基金吗

其实,新基金巨大的销售额,会给基金公司带来巨大的效益。一般新股票基金的认购费用是1.2%,那么一只100亿元的基金,光认购费用就有1.2亿元的收益。同时,基金的管理费用更为庞大,按照1.5%计算,每年的收入就达1.5亿元。显然,火爆的新基金销售,会让基金公司眉开眼笑。但新基金到底会给投资者带来什么好处呢?投资者真有必要去抢购新基金吗?答案是否定的。

购买新基金的标准说法是认购新基金。认购新基金的价格都是1元/份,基金的认购费用也比基金成立以后的申购费用要低,如股票基金的认购费是1.2%,而申购费一般是1.5%。新基金认购结束后,一般有少于3个月的“封闭期”,也叫基金“建仓期”。在封闭期,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拿着这笔钱就开始按照基金招募书规定的投资策略和基金备案条件逐步投资证券市场,这称为“建仓”过程,也就是把基金的股票“仓库”建立起来。为保证基金顺利建仓,任何人在封闭期内都不能赎回已经认购的基金,也就是不能把钱拿回来。简单地说,新基金的优点是便宜;缺点一是有封闭期,二是没有历史。咱们并不知道这个基金、这个基金经理到底怎么样,当然也不会有晨星评级,不会有任何统计资料可以供我们参考。

在认购新基金之前,应该知道点什么呢?肯定是要关注一个优秀的基金公司,也要关注这个公司下面的其他老基金,还要关注新基金的基金经理是谁,也许还要关注这个新基金的投资理念。

所以,必须意识到认购新基金的风险。诚然,可以选择优秀的基金公司、老练的基金经理和非常有说服力的投资策略,但新基金仍然是新基金,在所有东西都没有磨合好之前就匆忙购买,我不认为是好的选择。

股票仓位低,现金或者债券多,当然“抗跌”。其中最“抗跌”的是现金。再熊的市场,现金都不跌。所以,如果说“牛市买激进基金,熊市买稳健基金”,我想可能更合理。基金之所以激进就是因为股票仓位高,之所以稳健就是因为股票仓位低。

如果你“确信”股市会上涨,那可以考虑购买激进的股票基金;如果股市会下跌,持币观望吧,或者也可以买可转换的债券基金。如果你把握不住,买个稳健的老基金也许比新基金还好。“抗跌”不“抗跌”,和基金新旧没有关系,只和基金的风格、仓位有关系。

“一只新基金通常成立半年以后才渐入佳境。客户投资新基金之后应稳定地持有半年以上,才能最大限度地分享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和基金上涨期的收益”。

基金的拆分和复制

基金拆分是把原来一个老基金的净值人为地降下来,同时给基金持有人成比例地扩大基金持有份额。

2号基金本质上和原来的1号基金没有区别。基金招募书基本相同,也就是相同的投资策略、相同的资产组合方式、相同的股票研究队伍、相同的股票备选池,而且是相同的基金经理。两个基金所持有的股票可能不一样,因为购买的时机可能不一样。但核心原则的一致就保证了1号基金和2号基金从长期看无论风险还是收益都是一样的,这就是所谓的基金复制。

那为什么要发行2号基金呢?就是为了解决客户的“净值恐高症”。2号基金是一个新成立的基金,所以申购价格是1元。比起1号基金的高净值,2号基金当然更有吸引力;而且由于1号基金的成功,2号基金就不存在一般新基金没有历史的缺点。所有的投资策略、手法、基金经理都已经得到了证明,因此就很有理由认为2号基金可以和1号基金表现得一样优秀。也就是由于这个原因,复制的2号通常比1号基金要“贵”。例如,易方达策略基金申购费是1.5%,而易方达策略2号则是2%。也就是咱们要多花0.5%来购买2号基金,换来的是一个“便宜”的低净值感觉和一个新基金3个月的封闭期。老实说,我觉得这毫无意义。基金高净值让太多人恐惧了,以至于2号基金的销售也异常热闹。基金复制,对1号基金的持有人没有任何的影响,1号在运行,2号也在运行。

发行复制基金,不但不能让市场成熟起来、改变观念,反而助长了大众的“净值恐高症”,让大众更担心净值的增长。

如上投摩根基金公司,它们并不怕净值高,不但不搞复制、拆分,也不利用分红来降低净值,它们甚至暂时封闭上投双息基金的申购来控制整个基金的规模,保障投资者的利益。要知道封闭了基金,就意味着没有新的申购,也就没有新的管理费和申购费。为大众着想的公司,当然被大众看好。

让人头痛的“巨额分红”

我认为这种行为比拆分和复制更为恶劣,因为这种行为大大地损害了原来基金持有人的利益。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一个原来20亿份的基金,净值是1.8元,为了让“净值归一”,就要每份分红分掉0.8元,也就是拿出44%的资产来进行分红。换句话说,为了这次分红,这只基金就必须把仓位降低到56%以下。如果在一个牛市行情中,显然56%的仓位给基金持有人带来的收益只有同样持仓而保留100%仓位的56%。而为了准备这些巨额的分红资金,基金公司必须花很长时间调整仓位。还有一个问题是,基金的分红公告都是在这些分红资金到位以后才公布的,也就是已经是既成事实了,在不知不觉间,基金持有人的利益已经被损害了。而且,由于“净值归一”,会有大量新资金的进入,这样在分红后一个较长的时间内,基金的仓位会很低,几乎和一个新基金的情况差不多。这样,这只经过巨额分红的基金还必须经历类似新基金的滞涨期后才能过渡到上涨期,而且基金经理面对突然膨胀的规模,是否应对得当也是一个令人担心的问题。也就是说,原来成熟的老基金的优势几乎全部丧失。当然,由于市场的不可预见性,也许巨额分红后,市场突然大跌,那在这种情况下,这种巨额分红反而会保护投资人。

在不同基金种类的巨额分红中,最让我无法接受的是指数基金的巨额分红。

我第一个问题是它们分红的这些收益是从哪里来的。一般来讲,可分红收益主要来源有两个:①买卖股票的差价;②股息。对于这么高比例的分红,我坚信单靠股息是达不到的。那一定是卖掉了股票。可是,这是一个被动的指数基金。它们凭什么卖股票呢?

指数基金不存在调仓的问题,也不存在看空市场、规避风险卖出股票的问题,它唯一的任务就是跟踪指数。

红利再投资份额的持有起算点是从再投资的时间开始计算的!这不但是嘉实基金转换的问题,更普遍的情况是:咱们持有一个基金,好不容易坚持2年到可以免费赎回时,结果赶上一个大分红,可能一大半资产的持有期就归零了,又得支付0.5%的赎回费。

独特的指数基金

顾名思义,指数基金就是跟踪一个特定的证券指数,如上证指数,基本按照指数的制定方法来配置所持有的证券品种和比例,是完全被动的一种基金。指数怎么调整,基金就怎么调整。显然,指数涨多少比例,基金净值也就涨多少比例。

上证综合指数包括的是全部在上交所上市的股票(接近1000只股票),包括A股和B股,从总体上反映了上交所上市股票价格的变动情况。它是按照股票市值的加权平均来计算的,全面反映了上证股票的情况。

上证180是在所有上证A股股票中抽取最具市场代表性的180种样本股票,“目的在于建立一个反映上海证券市场的概貌和运行状况、具有可操作性和投资性、能够作为投资评价尺度及金融衍生产品基础的基准指数”。上证50指数是在180指数的基础上“挑选规模大、流动性好的最具代表性的50只股票组成样本股,以便综合反映上海证券市场最具市场影响力的一批龙头企业的整体状况。其目标是建立一个成交活跃、规模较大、主要作为衍生金融工具基础的投资指数”。对于深交所而言,主要有深证成份指数(当时是40只A股)和深证100指数(100只股票)。另外,上交所和深交所还联合发布沪深300指数,包括上证和深证的部分股票,一共300只。

也就是说,如果咱们想跟踪沪指,就选择50指数和180指数;如果选择深指,就选择100指数;如果选择跟踪整个中国股票市场,就选择300指数。

“增强型指数基金”,如易方达50,“投资于标的指数的成份股票,包括上证50指数的成份股和预期将要被选入上证50指数的股票,还可适当投资一级市场申购的股票(包括新股与增发),以在不增加额外风险的前提下提高收益水平”。“在严格控制与目标指数偏离风险的前提下,力争获得超越指数的投资收益,追求长期资本增值。”也就是说,它们希望超越指数的收益,包含了某些主动投资的部分。

主动型和被动型,从长期来看没有什么区别。问题就出在主动型基金的成本比被动型高,这样长期下去指数基金就有优势。

国内市场分沪、深两市,不少指数基金仅追踪单一的沪市行情或者深市行情。但我更喜欢两市合并的行情,我觉得这才能真正反映中国市场的总体情况。所以,如果我选择,我会选择沪深300,或者中证100指数,或者其他的综合指数,而不单单考虑上证50,或者深证100等。同时,我喜欢完全被动型指数,既然是指数基金,就是避免人为的干扰,那增强型的指数基金我就没有兴趣。与其选择增强型的指数基金,不如我去选择一个被动的指数基金加一个主动基金。

最大的问题就是中国的被动型指数基金却让我很困惑。看它们的招募书,都是说要严格跟踪指数,和指数的差异在3%~5%。可这件事情几乎没有人能做到。2007年,嘉实300指数基金和大成300指数基金都远远落后于沪深300指数的增长。即便考虑到指数基金满仓95%的股票,依然还有不小的差距。这里有一件让我非常恼火的事情,就是指数基金的巨额分红。前面我谈到过这件事情,它给我的感觉是指数基金名义上是被动,实际上还是有人操纵。这和指数基金的含义背道而驰。当然,也有很多主动基金做这种事。也就是说,我有点不敢信任指数基金了,因为我买的东西和我想要的东西不一样。

ETF(Exchange Traded Fund,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这是一种在二级市场交易的基金品种,是按照相应指数的“一篮子”指数股票集合,在证券交易市场上可以像股票一样随时买入卖出。ETF的申购费用和管理费不仅比一般的基金低,比许多的指数基金也低。ETF的主要缺点在于它像股票一样,买卖的时候必须缴纳交易费,而且买卖得越频繁,交易的费用相应也越高,所以ETF更应该长期持有。另外,ETF基金不存在通过大分红、拆分之类的方法进行持续营销的可能。这对那些希望投资指数基金的人有非常大的诱惑力。

我从搜狐财经网站下载了2006年2月6日至2007年8月24日的深证100、上证180以及沪深300指数数据,先计算每个指数的日变化率,然后用统计中的回归分析求解得到:[插图]在统计区间,标准差=0.08%。也就是说,基本上沪深300日变化率受上证180影响的系数是0.67,深证100的是0.33。这和沪深300中沪市和深市股票的占有比例也相当,我不过是从数据上也证明了这一点。这样,我只要用2∶1的比例购买上证180EFT和深证100ETF,就近似得到一个沪深300ETF!

如果市场上再没有300ETF,那我准备买指数的时候,就采用这个沪深300EFT模型:2/3的上证180ETF/50ETF+1/3的深证100ETF。

面向海外的QDII

QDII(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s,国内机构投资者赴海外投资资格认定)制度由香港特区政府最早提出,是在外汇管制下内地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权宜之计,以容许在资本账项目未完全开放的情况下,国内投资者向海外资本市场进行投资。也就是说,通过QDII基金,咱们在大陆也可以投资海外市场。简单说就是咱们把人民币交给基金公司,基金公司把它们换成外币去投资海外市场,收益再折合成人民币还给咱们。

在发达国家市场,过去5年的收益也就是10%~20%;而新兴市场明显高出,接近30%,但同时风险也随着收益而增大。美国市场的波动最小,新兴市场的波动最大。

我认为投资海外市场最重要的目的是平衡风险,是一种战略投资。

总体来讲,我个人的观点还是倾向于谨慎。第一,我对新基金本来就没有兴趣,更何况这种面向海外的投资基金,这几乎是没有什么前车之鉴的,我可不想当实验品。第二,对于全球市场来讲,又不存在国内所谓的这种百年不遇的牛市行情,“起大早赶早集”也没有什么意义。第三,大量投资在新兴市场上,这是个风险很大的投资。要知道很多新兴市场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都不稳定,高收益一定伴随着高风险。除非想用高风险来博一下高收益,否则根本无法和国内的牛市相抗衡。另外,还有人民币汇率的变化问题。当然,从2007年来看,人民币对美元、港币是升值的,但对欧元、英镑甚至泰铢是持平或者贬值的。第四,大家也要留心,很多QDII基金的认购费和申购费是1.5%和1.6%,高于平常的1.2%和1.5%;管理费和托管费是1.85%和0.3%,后两项之和比咱们通常的国内基金要高出0.4%。30%~40%的年收益对国人来讲也许不会有多大的吸引力,但在中国市场如此高的点位,分散风险,考虑其他的投资领域,也许是不错的选择。

FOF和“生命周期”基金

一般基金是投资股票或者债券的,而FOF则只投资基金,实际上是一个基金投资组合,即基金中的基金。

说穿了,FOF就是基金的组合。我们每个人自己的基金组合就是一个FOF,而这个FOF的净值就是“1+累计收益率”。如咱们的总资产中有50%投资在上投阿尔法,25%在广发稳健,25%在某个货币基金,那么个人的FOF就由这3个基金组成,比例是2∶1∶1。而且,如果经过一年运行,获得了15%的总收益,就可以认为咱们的FOF的净值是1.15元。

生命周期基金也是舶来品,英文是“Life Cycle”。这实际上是为长期投资做准备的一种基金。首先,从基金的名称上就可以看到两个数字——2016和2020,这实际讲的是年份,也叫目标时间。也就是说,这两只基金是为2016年或者2020年使用的资金而做准备的投资基金。如咱们2016年要退休,要开始养老生活,那就可以投资2016生命周期基金。

基金是一个长期投资,无论是养老还是孩子的教育,最终要有一个使用这些投资的时间。而按照风险控制的观念,越接近投资期结束,咱们的投资就应该越平稳。也就是说,整个投资的股票比例要下降,债券等固定收益类资产要增加。一个办法是咱们自己控制这个过程,一个办法是由基金公司来帮咱们做这种调节。

一定要记住,“生命周期”基金是一种有特定对象的基金。

分散投资:建立自己的组合

分散投资核心要考虑3个因素:相关性、收益和波动。两个完全不相关的投资对象组合到一起,就会大大降低短期波动,但也会平均长期收益。分散投资的目的是进行风险控制,而风险控制是投资中最重要的一环。长期投资可以从时间上平滑短期风险,而分散投资则可以从“空间”上削减波动。把分散投资和长期投资结合到一起,肯定是最好的结果。

开放式基金分3大类:主要投资股票市场的股票基金、主要投资债券市场的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相对来说是独立的。也就是说,在股票市场上涨的时候,债券市场不会跟着上涨;反之,亦然。因为它们之间没有关系。那这3种基金就是一个比较好的分散投资对象。它们彼此不相关,有涨有跌,当然短期波动就会削弱。然而咱们也可以看到,这3种基金的长期收益率是不一样的。股票基金收益好,波动大;货币基金波动小,但收益也小。那如果把这3种基金做一个组合,虽然降低了短期波动,但也会降低长期的总收益。短期波动和长期收益永远都是共生的关系,咱们降低了短期风险,就势必影响长期收益。要追求最大的长期收益,咱们就不得不忍受短期的震荡。

其实,投资者更应该把分散投资的理论放宽到基金投资以外的领域。证券是一种投资,房地产也是一种投资,还有古董、字画、黄金,甚至邮票等,而且这些投资之间有非常好的不相关性。

投资组合理论强调的是要投资在独立的、不相关的领域里面,而不是简简单单地购买“一篮子”证券来分散投资。购买那些很类似的产品是达不到分散目的的。这也是我一再强调的在构建基金组合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品种搭配,如股票和债券、大盘和小盘、价值和成长等。如果都是同类基金就大大减少了组合的有效性。

从第二段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对于非专业人士,分散投资是巴老推荐的方法,也就是用不“愚昧”的方式去赚取所谓的“愚昧”的金钱。第三段,巴老最推崇的集中投资方式其实是对专业投资人说的,是对那些真正能看清市场和股票的投资家或者投资大师说的。

我理想的资产组合

第一,小盘和大盘的相关性较低,是一个很好的分散投资对象。现在绝大多数好基金都集中在大盘上,结果就很容易出现交叉持股的现象;而小盘基金的冷清,自然也就显示了它的特立独行。

第二,小盘基金短期波动比大盘基金大,长期收益也会比大盘基金高。这就是所谓的小盘的风险溢价。

所以,大盘和小盘要有一个合理的配置。我个人认为,除非你是一个非常极端的激进投资者,小盘的比例不应该大于核心配置的30%。当然小盘不是必需的,如果你是一个偏稳健的投资人,可以完全放弃中小盘。

第三步,价值和成长的配置。理论上一个组合的核心最好是价值和成长的平衡。

因此,我更倾向于在大盘基金中大概区分偏蓝筹、平衡和远蓝筹3种形式来代替价值型、平衡型和成长型。因为一般来讲,蓝筹是低市盈率的,比较具有“价值”;而远蓝筹是高市盈率股票,较具有“成长性”。

如果发现基金和大盘比较同步,那基本上就是一个偏蓝筹基金。

还要再次强调一点,咱们关心的是组合的整体表现,而不是关注组合内部的独立的基金。咱们要把这“一篮子”基金一起看。无论你用什么收益统计软件,我建议只关心总资产的变化,而不是每个基金的情况。

“核心式”投资组合和“再平衡”

如果可能,这个核心应该占你资产总额的70%~80%,至少也在50%以上。最好的核心基金,理论上是一个大盘基金,而且应该是一个价值和成长平衡型的基金,也就是在晨星投资风格箱中第一行的中间格。

如制定了自己的股票和债券的配置比例是7∶3。一年以后,股票涨得快,债券涨得慢,比例变成8∶2了,怎么办?这时候要卖掉股票,买成债券。如果再过一年,遇到熊市,股票大跌,比例变成了6∶4,这时就要卖掉债券,买入股票,使比例回到7∶3。这就是再平衡。

一般一年到一年半才做一次再平衡,而再平衡也仅仅是一个微调过程,只是为了让组合不要偏离自己制定的目标。

怎样读基金招募书

基金收益的构成:“①买卖证券差价;②基金投资所得红利、股息、债券利息;③银行存款利息;④已实现的其他合法收入。因运用基金财产带来的成本或费用的节约应计入收益。”

无论选择红利再投资还是现金分红,基金收益都要先以现金形式分配。也就是为了准备分红,基金必须准备现金。

第四章 “三步曲”之三:操作方法的实施

一旦购买到满意的基金,最合适的持有方式是长期持有。

网络安全吗

不要从任何链接中进入网上银行,一定要采用自己输入或者来自自己的收藏夹。这也是非常重要的。还有,千万不要在邮件或者电话上透露自己的密码,这些都是保护自己的重要手段。

选择前端还是后端收费

如果投资人在申购时选择后端申购模式,则赎回份额的计算方法如下:赎回总额=赎回份额×赎回当日基金份额净值后端申购费用=赎回份额×申购当日基金份额净值×后端申购费率赎回费用=赎回总额×赎回费率赎回金额=赎回总额-后端申购费用-赎回费用

红利再投资:分红方式的首选

一般来讲,开放式基金每隔一段时间都会进行分红,也就是给基金持有人返还一些资金。理论上来讲,基金分红有下列的条件:(1)基金分红应当采用现金形式,每年至少一次。分红比例不得低于基金净收益的90%。(2)基金当年收益应先弥补上一年的亏损后,才可以进行当年分红。(3)分红后,基金净值不能低于原来面值,也就是1元。(4)符合基金契约的相关规定。

对于这种方式,一般基金管理公司是不收取申购费的,它们非常鼓励投资者继续投资其基金。如果投资者看好这一基金,我也建议采用基金红利再投资方式。但如果需要现金或者再平衡投资组合,应该选择现金分红方式,因为现金分红是不收取基金赎回费用的。

对于现金分红,大家也知道实际上是自己的本金减少了。如果不考虑赎回费,和部分赎回也没有区别。你把钱从市场拿出来了,当然是“安”了,可是也失去了赚钱的机会。投资本来就是用风险去换取收益,即所谓的风险溢价。没有了风险,也就没有了收益。

任何投资都不是储蓄,任何投资都有风险,任何投资的盈利都是浮赢,只要你在市场中。只有当咱们最终的投资目标达到,真正撤出市场的时候,才可能真正地“安”,否则永远没有什么落袋为安。

千万不要波段操作和预测市场

一定要放弃波段操作的想法。投资大师没有一个是波段高手,而炒股炒砸者多是玩波段的。

伟大的投资大师巴菲特说过,投资主要是在于避免做出愚蠢的决策,而不是在于做出几个非凡的英明决定。这就是说,投资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犯的错误。

各领风骚的一次性投资和定投技术

要知道市场是长期向上的,如果有条件,越早进入市场越好;如果没有条件一步到位,定投就是非常理想的投资方式。

把一次性投资和定投结合起来使用是最好的方式。当年终发了奖金,可以一次性或者在较短的时间内投入市场,而每个月的结余就可以采用定投的方式积少成多。

长期持有策略是制胜的法宝

基金是一个适合长期持有的投资对象。基金公司也非常鼓励大家长期持有基金,例如,赎回费会随着基金的持有年限而递减。长期持有对咱们和基金公司都非常有利。

长期持有是非常好的投资策略,但也是有条件的,这条件就是这只基金是符合要求的。

现金为王,可是现金不会产生收益。买入基金才是第一步,卖出的价格才决定最后的收益。在买入和卖出之间就是守!常言说:“会买的只是徒弟,会卖的才是师傅。”但我觉得,能劝住咱们守住不动的则是大师。咱们往往会面对太多的诱惑、贪婪和恐惧。投资是对咱们自己人性的考量,而咱们的人性说到底是有弱点的。选得好、买得巧,也许都可以通过某种技巧、某种工具、某种帮助来实现,即便不能实现,也有参考。可守得住就只有靠你自己了。我守不住的时候,最常用的办法就是去看大师的书,所以才有“劝住咱们守住不动的则是大师”的感想。在牛市中,再怎么样,守也好守。以前我最佩服的人是能在1000点买入A股的人,后来我佩服的是从2000点先守到1000点,再守到6000点的人。在熊市买入需要的是勇气,而从熊守到牛的人却是需要毅力、耐心和信心的。

什么时候赎回基金

对于长期投资者而言,在两种情况下可能会进行基金赎回的操作:①这只基金不再符合自己的投资策略;②自己的投资目标已经达到。

投资组合是根据投资策略制定的。投资策略里面,我认为第一个要考虑的是投资期,第二个要考虑的是投资人的心理风险承受能力。

我也建议,赎回过程宜采用分步的方式。中国的股市波动频率太快,分步赎回也会降低一些风险。在任何时候都要记住,控制风险是最重要的。

基金膨胀带来的影响

当基金庞大到一定规模时,一般都会对新投资者采取关闭策略。

对于基金的投资有个硬性的规定,一家基金公司旗下的所有基金不能拥有某只股票流通股10%以上的资产。

“规模是业绩的敌人”,这话可不是我说的。这话是出自巴顿·比格斯的《对冲基金风云录》一书。其实,他讲的是基金业绩的上升会带来很多新的资金涌入,而这种规模的扩大却会导致基金业绩下降。结果就形成一种怪圈,最后导致基金昙花一现。

还是风险:最重要的事情

对巴菲特而言,他也不会有损失。对他而言,不是市场没有风险,而是他知道风险在哪里。他会规避风险和控制风险。当我前几次看大师们的书的时候,老看见他们说:投资最重要的是控制风险。当时很不理解,市场的风险,我们怎么能控制呢?我们怎么能控制市场的涨跌从而不亏损呢?现在我好像开始理解一些了,他们是靠对风险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在投资过程中知道什么时候该出手,什么时候不该出手。结果,他们就规避了主要的风险,也就是控制了风险。结果,他们投资,他们获利。

多想,多学,多钻研,多思考。我想,这恐怕是获得收益的唯一办法。

有些风险是避免不了的,那就得努力去削弱这种风险;而有些风险是完全可以避免的,那就一定要避免。

对于各股的涨跌、热点的轮动、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个性化的风险,咱们可以通过长期投资和分散化投资去削弱和降低它们。这种风险是可以想办法规避的。而对于预测市场、波段操作甚至盲目抢购新基金,我认为这些是额外的风险,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而且也是应该去避免的。

长期市场是向上的;但当市场过于疯狂时,产生的股市泡沫最终是会破裂的。也就是说,一旦泡沫破灭,3~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震荡是不可避免的。

美国市场的摸爬滚打

开始更多地学习与基金有关的知识。上得最多的就是美国的晨星网站。里面的“投资教室” 上面的4部教材(股票、债券、基金和投资组合)、172篇独立文章、800多道习题,全部让我翻了几遍,后来还让我全部从网站上抠出来,打印装订,成了我的投资宝典。

现在我的基金组合基本上是个合理的组合。核心是由3只美国市场基金组成,一个是中盘平衡型基金,一个是大盘成长基金,一个是大盘价值基金;另外,拥有25%的国际基金,包括12%的新兴市场基金(如拉美、俄国、东亚等),还有一支卫生健康业基金。

晨星网在美国也很权威,它给每只基金甚至股票分等级、评论等,我还特喜欢它的X-ray(X射线)功能。你把你的基金组合输入进去,包括你投入的资金,它会根据现在的净值和每个基金的持股情况,归算出你的大盘成长股、大盘平衡、大盘价值、中盘、小盘各占多少比例;也就是我的基金组合在整个晨星投资风格箱中各个位置的比例;还有美国股票占多少,国际股票占多少,甚至每只股票占的比例(因为会交叉持股)。这样,你对你整个基金组合的总体情况就非常清楚了。

国内市场的苦辣酸甜

对于定投,我的观点很明确:非常喜欢。净值涨了,满足了短期利益;净值跌了,满足了长期利益。似乎怎么都不吃亏。

如果资金量小,我会随时投入,钱到就投,不太理会大盘的情况,择日不如撞日。如果资金量稍微大点,我会做个一个月的定投,每星期投两次,从而得到一个时间跨度为1个月的平均效应。

要说明的一点是,所谓长期投资并不是指长期抱着一只基金不放。我认为,长期投资是指不以做波段为目的,通过卖高买低来投机赚钱,而是通过整个市场的增长来实现一个长远的目标。也就是,我认为当你发现你所持有的基金出现问题时,你转换成另外一只(货币基金除外),这同样是长期持有策略。在长期持有的思想下,这种转换是不需要考虑大盘的涨跌的。在高点,你抛出这只基金,同样在高点进入另外一只基金;或者在低点抛,低点进。这都和大盘表现基本无关。这种转换,我不认为和长期持有相矛盾。

卖出策略的总结:

(1)如果我的投资目标变了,我肯定要改变投资组合。例如,当我越接近退休时,我的投资组合就会越稳健。

(2)如果基金公司发生变化,例如,像合丰成长基金那样时,会考虑卖出基金。如果单是基金经理发生变化,会抱着静观的态度。中国的基金大多数是采用集体作战的形式,经理是很重要的一环,但不是唯一的一环。

(3)如果发现犯了错误,会立刻改正错误。银河收益基金的购买就是一个错误,我应该先去看它的季报再买。其实,2005年底,它已经只有不到1亿元的资产了。我被那个五星哄了。如果错了,即便是亏了,也不会等它赚回来再卖掉。一定会立刻卖掉,转换到另外一只基金,无论是亏还是赚,越快越好。

(4)在购买的时候,我选择的基金都是四或五星的。但如果一只基金跌到三星连续3个月以上,我会给它非常多的关注;如果持续6个月,我也许就要给它黄牌或者红牌了。晨星评级是一个相对评级,它不是由大盘决定的,而是在同类中相互比较的结果,这非常有意义。

(5)我不会因为基金的绝对涨跌幅度来决定买卖,也不设置一个止损线。因为行情涨跌很多是由大盘决定的,我更看重相对评价,而不是绝对的收益。

(6)如果一只基金出现问题,我会去选择一个替代品,把它转换过去。这种转换不会受大盘的影响,因为不是追逐波段操作。核心还是一个理念:不预测市场,主要看基金公司的基本面。

我信奉长期投资理念,而且也要长期投资。无论是在美国的投资还是在中国国内的投资,我都计划持有至少15年以上,这是我整个基金投资的基础。

给别人点时间吧

还是那个比喻,说买基金有点像在火车站排队买票,排在哪个窗口都可以,但都有人排队,有快有慢。不过如果你在不同的队伍之间跳来跳去,最后肯定没有好结果。在一个队中至少得排一段时间。

我如何评价投资组合

投资期决定了你的投资组合应该是激进的,还是平稳的。我认为,如果是20年以上的投资计划,如为养老做准备,那可以是很激进的组合。如果是为孩子的教育,也许10~15年,那我觉得债券投资就要有一部分,如20%左右。如果在5年以下,那债券的部分就应该在50%左右;而如果是3年以下,那债券就应占更大的比重;1年以下,就只建议投资货币基金了。

如果气球爆了,你受得了吗

投资的部分一定是你的闲钱,别把身家性命都垫上。

你是一个长期投资者,你也只是拿出一部分来投资。也就是说,短时的涨跌对你的生活不会有根本性的打击,那你主要面临的问题将是心理上的。我一直推荐大家做“投资风险承受能力测试” ,现在更推荐大家再去做一遍。一定要记住的是:千万别和自己过不去!你能承受的和你觉得应该能承受的是两回事。希望自己能坚持长期投资的理念,但千万别有意按照你认可的“标准答案”去做这个测试。好好搞清楚你的风险承受能力,并按照这个能力去组合现在的资产。稳健并不丢人!如果现在的组合超过了你的心理承受能力,恐怕也是修正的时候了。

明年准备买只“瘟鸡”

选择一个以前业绩很好但近期情况不妙的基金来投。当然,这个基金背后的公司也是我所喜爱的。首先要去参考晨星每个星期发布的业绩排名,寻找那些近3个月排名明显低于一年排名的基金,而且差距越大越好,但当然不是我正在持有的基金,我持有的基金一般是不会动的。然后,购买并持有,等待它排名的上升……这似乎有点像价值投资,寻找那些被低估的股票。而我是希望寻找那些被“低估”的基金,或者说那些基金经理能力被“低估”的基金。

一定要是一个好基金公司下面的好基金。曾经看到过一句话:好基金公司为了它们的声誉,也不能容忍坏基金。

我的基金投资心得

记住一点,基金投资从长期来讲只是10%~15%的平均年回报,年年都翻番那只是幻想。如果咱们能做到一个月,甚至一个季度,才来关心一下自己的投资,那咱们的心态会平和很多。

理财不是发财

华尔街有句话:“牛也赚钱,熊也赚钱,只有没脑子的猪会被屠宰!”

投资心态的基础

朋友说我的心态平和,我想这和我的投资方式很有关系。我始终认为我是很稳健的投资者,我的足够的备用资产是远离股票市场的,而且无论市场多么火爆,也不会把这些资产投入市场中;我也有足够长的投资期,投资目标是养老金和孩子的教育基金。即便选择的是非常激进的股票型基金,我依然认为我是一个稳健的投资者。在这种情况下,我可以努力地坚定我的投资理念,虽然也常常受到贪婪和恐惧的煎熬。但从本质上讲,我知道这种股市的震荡不会从根子上伤害我。

推荐中证指数系列

发布沪深300的 中证指数公司 最近开始发布系列“规模”指数,我认为这个指数系列对咱们基民会有非常大的帮助。这有两个原因:①这些指数包括沪深两市;②非常清晰地区分了什么是大盘股、中盘股和小盘股。

(1)中证100指数:这是在沪深300指数的成份股中选择市值最大的100只股票组成的指数。这也是沪深两市A股市场市值最大的100只股票。这100只股票大概覆盖了A股流动市值的一半,也就是前50%部分。这个指数实际上就是A股市场的大盘股指数。

(2)中证200指数:在沪深300中扣除中证100剩下的200只股票组成的指数。这200只股票大概占据了中国A股市值的从50%到70%的中间的20%部分。中证200指数被认为是中盘股指数。

(3)中证500指数:这是A股中排在沪深300以后的500只股票组成的指数。这500只股票大约构成了A股市值的从70%到90%的中间的20%部分,被认为是小盘股指数。

(4)中证700指数:由中证200和中证500的成份股共700只组成的指数。它占据A股市值的从50%到90%部分,被认为是中小盘股指数。

(5)中证800指数:由中证100、中证200、中证500共同组成的指数,覆盖A股市值的90%部分,被认为是大中小盘综合指数。

(6)显然,这5个指数,再加上沪深300指数(大中盘股指数),覆盖了中国A股市值的90%,而且清楚地对大中小盘股进行了分类。这对咱们投资基金的人就非常方便了。对于大盘基金,那就应该用中证100或者沪深300来衡量;对于中小盘基金,就应该用中证200、中证500或者中证700来衡量。这样,就再也不用上证指数来衡量中小盘基金了。另外,哪些基金归类为大盘,哪些归类为中小盘也无须各执一词了。

用中证指数给基金分类

所有的处理必须在增长率的曲线上进行,单纯的净值或者累计净值数据是没有意义的,也就是要在指数的日增长率和基金的日增长率之间做相关分析。这个分析在EXCEL里面有现成的函数Correl。如果两条曲线完全正相关,那得到的相关系数是1;如果完全不相关,系数就是0。

再说波段操作

一个成功的波段,必须满足的条件是你下次买入的点位要比你现在卖出的点位低;否则,你在一个高位逃离,虽然股市下跌,你躲过了灾难,但如果错失了上涨的时机,再在另外一个更高位买入,那其实是更糟糕的事情。也就是说,对于波段操作而言必须判断两个时机:股市开始下跌和股市再开始上涨。你要有两次操作,而这两次操作都不能失败,否则结果就不如一直持有。我们有时候能对市场有所感觉,觉得可能是在一个高位或者是在一个低位。即便咱们对两次时机的把握都在70%的时候,两者同时成立的概率,也就是波段操作最终成功的概率也只有49%。换句话说,你必须10次判断成功7次,才能和长期持有打个平手。单单一次卖出,不是成功。你必须在更低的点买入才行。

我的长期持有是几年

我认为长期持有是一个策略问题,而不是一个技术问题。是长期持有基金,或者说长期投资基金(可能“长期投资”这个词更确切),而不是长期死抱着一只基金。

基金公司和基金的情况不是快速变化的,咱们得给它足够的考察期。比如,我选择的基金连续6个月徘徊在三星位置(指数基金除外),那我就要考虑转换了。我之所以现在不投资指数基金的原因是基于我对中国市场的判断,我还是认为基金经理有很多优势的,那我也就认为它应该是领先的。四星和五星的基金占有市场的前1/3,如果长期排在这个比例之后,我就认为是有问题了。我记得上投要求它们的基金保持在前25%的水平,那也就是四星和五星的水平。所以,我说我的长期是没有一个固定年限的(但最少半年),除非有基本面的变化,如违规、股东层、基金经理、投资策略等的变化。如果是一只好基金,我会持有很长时期,一直到我投资目标的完成,也许是15~20年。

我们在赚谁的钱

我的看法是,首先股市投资是会创造财富的。要记住我们真正投资的不是股票,而是投资的股票背后的企业。企业是会创造财富的,所以投资股市,给企业相应的资本,这些资本就会产生新的财富。这实际上就是股市会长期上涨的根本原因。投资有回报,这种回报就是由于新财富的产生而造成的。

而如果股市泡沫产生,那泡沫中赚的钱,将是透支下个熊市中亏损的钱。

这世界上是没有神的

投资的时间越长,我越觉得投资是对自己人性本质的考量。

6000点,买还是卖

如果你不想再承受未来的风险,那你就卖;如果认为未来的风险你还能撑得住,那就持有;如果认为未来的机会还很多,那就接着;但如果知道未来的风险承受不了却还要买,这我就反对了。

债券基金A、B、C类

首先,无论是A、B、C3类还是A、B2类,核心的区别在申购费上。如果是分3类的基金,A类一般代表前端收费,B类代表后端收费,而C类代表没有申购费——无论前端还是后端,都没有手续费。而分2类的债券基金,一般A类为有申购费,包括前端和后端;B类债券没有任何申购费。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收一次性申购费,就按日收取销售服务费,但这也不是说这中间没有不同。

另外,要说明的一个问题是:虽然无申购费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一样,进出都没有费用,但债券基金还是有波动的,它的波动虽然小于股票基金,但并不是保本的,债券基金也很可能亏损。所以,从本质上讲,它和货币基金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牛熊转换的感想(一):心态

投机是想把小钱很快变成大钱,而投资首先是不让大钱变成小钱。后半句话的主要意思是,投资的第一个目标是跑赢CPI。如果CPI是5%,那20年后,现在1万元只能当3500元来使。

牛熊转换的感想(五):分歧

不过,经过这一波牛熊转换的行情,至少在收益上形成了牛市中指数基金跑得快,而熊市中主动基金跌得慢的现象,这显然是仓位的问题。

牛熊转换的感想(六):闲钱

买基不是生活的全部。如果连吃巧克力的乐趣都被买基金的欲望剥夺的话,那似乎真的是守财奴了。投资是现在生活和未来生活的平衡,既然是平衡就不要舍去现在的生活,日子是一天天过的。

投资一开始赚未必就是好事情,因为这太容易让人忘记风险了。

牛熊转换的感想(七):基坛

说白了,我不建议泡论坛,最多看看版主推荐的精品帖,新基民尤其如此。泡论坛不如泡博客,博客的东西几乎是博主的思想,而论坛更多的是信手拈来。在论坛时间长了,心态就很难平和。

我认识的可转债

可转债的全称是可转换公司债券,是一种公司债券(注意它可不是国债)。它赋予持有人在发债后一定时间内,可依据本身的自由意志,选择是否依约定的条件将持有的债券转换为发行公司的股票或者另外一家公司股票的权利。换言之,可转换公司债券持有人可以选择持有其至债券到期,要求公司还本付息;也可选择在约定的时间内转换成股票,享受股利分配或资本增值。

也就是说,可转债既可以看成债券,又可以看成股票。在牛市的时候,股性大发,可转债虽然会比股票涨得慢,但也是蓬勃向上的。因为很多人觉得可转债会转为股票,当然价格就涨。在熊市中,当股市下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可转债有债性支撑,可以被认为债券,就不会像股票一样跌得稀里哗啦的,让人不知道底在哪里。

保本基金保什么

其实,保本基金的保本是有前提条件的,绝对不是任何时候都保本的。

保本基金发行的时候,除了一般的《基金合同》和《基金招募书》,还多出一个《投资基金保函》。它是中国投资担保有限公司为认购保本基金的投资人进行的担保。也就是说,在这个《保函》的范围内,如果基金亏损了,保险公司就会进行赔付。因此,可以说,仔细研究这个《保函》,就知道咱们的资金在什么情况下是有保证的了。

而所谓的到期是指保本基金都有个保本周期,交银保本的是3年。也就是说,你认购的交银保本基本,持有到3年后,是承诺你不亏本金的;如果中途进入或者退出,就不担保了。所以,我感觉保本基金更像银行定期发行的理财产品,基本上没有开基的流动性优势,而保本的条款是有限定条件的。另外,有的保本基金可能还只是担保90%的本金。所以,如果非要买保本基金则要更仔细地看看文件。

杠杆基金并不适合散户

现在的分级基金,就是一种杠杆基金。目前,我的看法是杠杆基金不适合散户基金投资者。杠杆,简单地说就是用小资金撬动大投资,如你用1万元买2万元的股票。那缺少的钱从哪里来?就是靠借贷,你要借另外的1万元!但是借来的钱是要还的,这是必需的。所以,当杠杆产生的时候,必须保证借来的钱不受损失,否则你资不抵债的时候,就要破产。用1万元买2万元的股票,就叫2倍的杠杆。如果2万元涨10%,就赚了2000元,那从自己本金1万元的角度看,就是赚了20%;同样,如果跌了10%,亏损也要从自己头上扣,结果就是亏了20%。这就是杠杆的收益和风险的放大作用。显然,在这个例子中,如果市场跌了50%,2万元的投资就只有1万元了,除去要还人家的1万元,还不包括利息,自己就什么都不剩了。其实,到这个时候,你的债主就会来逼债。虽然市场可能会再涨起来,但债主可不这么想,他会强制要求你把股票卖掉以保证他自己的本金安全,这就是强制平仓。也就是在低点的时候,强制让你把股票卖掉。

我的定投观

当然,如果你已经有很多现金存款想进入市场,那定投不是你的选择。但对于一般的百姓,为了10年后孩子的教育,为了20年后自己的养老,在不影响现实生活质量的前提下,每个月拿出一部分收入,强迫性投资,岂不是未雨绸缪的良策吗?

第一,定投不会让咱们包赚不赔。旱涝保收是不可能的,除非去购买无风险的货币基金。随着市场的起伏,自己的投资市值一定会发生变化。如果在市场低迷的时候去赎回基金,那赔本也是正常的。实际上,在市场低迷的时候,最关键的是坚持定投,因为这时候才是低价收集筹码的时候。也只有在市场低迷的时候坚持定投,才可能在市场高涨的时候获得收益。其实,投资正确的思想是低买高卖,而不是高买再高卖。

第二,理论上定投是波动幅度大的品种有优势,如小盘的指数基金,甚至杠杆型基金,但是我认为选择定投品种的时候,最关键的还是要符合你的投资风险承受能力。如果对这个品种的基金进行一次性购买会让你感到难受的时候,那也不要定投它。因为当你定投几年以后,你会发现,你总市值的波动已经取决于你过去的积累。很难想象一个稳健的投资人,每月定投2000元到一个指数基金上,两年以后,持有接近5万元的指数基金会安安稳稳地不受市场波动的影响。那时候,月增加的2000元对平衡波动已经没有大的意义了。所以,我认为定投债券基金,甚至货币基金,都不是不可以的。

第三,定投只解决了一个买入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卖出的问题,而只有卖出和买入的差价才是你的利润。还是那句话,千万不要在市场低迷的时候赎回你的基金。一定要挺住,挺到春暖花开的时候。在低价的时候赎回,亏本是正常的。

第四,定投的品种是不是必须从一而终呢?我认为没有必要。定投的品种可以根据你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来进行调整。这并不和定投的原则相违背。定投的基本原则只有两个,一个是不预测市场(定时),二是强制性积少成多(定额)。至于把这个钱投入到什么方向,这取决于你的资产组合,除非你只定投一只基金。你在一个基金上定投了一段时间,又到另外一个基金上定投一段时间,这并没有什么不对,只要你清楚地知道转换的原因就好。

不过,如果发了年终奖,我是不会把年终奖分成12份,慢慢地定投的,那实在很愚蠢。如果市场在高位,我会先买入货币或者债券基金,然后再考虑在合适的时机进入风险高的品种;如果市场在低位,那当然是直接买入的好机会了啊。简单地说,我现在是保持一个1∶1股债比的投资组合,然后每月的收入,先定投货币基金,然后再定转进入这个组合。而具体购买的品种取决于组合的情况,缺什么买什么。

“积极主动”还是“被动防御”

看格雷厄姆《聪明的投资者》一书,非常受启发。怎么才能成为一个聪明的投资者?有两种做法:(1)对一组由股票、债券和基金构成的动态投资组合,进行不断地研究、筛选和监控。(2)以某种自动的方式,创建一个恒久的投资组合,不再付出更多的努力。

附录 对季凯帆博士的采访

2006年8月以后,市场连续5个多月的持续上涨,让太多的人变得疯狂起来,甚至简单地把买基金等同于发财。借钱买基金的有,卖房子买基金的有,把所有存款全部投入基金更是很平常的事情。这是非常危险的!

看看那些促销广告,什么“五星基金,现在才卖块把钱”,这显然是在误导投资人。市场不成熟,受害的不仅是投资人,基金公司也不会最终得益。如果说这方面做得好的公司,那我首推上投摩根公司。它们做的很多事情普遍受到大家的好评,如它们的巡回演讲;如它们不参与那种归一分红,不搞拆分,不搞复制;还比如,它们为了控制规模封闭热门的基金;等等。也就是说,它们不但通过宣传来普及基金知识,同时用自己的行动来让市场变得成熟。

我个人的理财知识就是从第三方网站上学来的,比如说美国晨星公司的“投资教室”栏目等。公正、公平、公开、公信应该是第三方网站最大的优势。从国内的情况看,理财网站一种是像新浪、搜狐这种大型门户网站的理财频道;一种是像金融界、和讯之类的专门财经门户网站;还有一种就是像中国基金网这样的专业基金网站。但是总体来讲,这些网站的内容重复或雷同的比较多。当然各自有各自的特色,如中国基金网的“货比三家”“基金选秀”“基金龙虎榜”“风险测试”都是很有特色的栏目。

有两点是投资基金的基本准则:①用闲钱;②长期投资。短期的投机,甚至借钱来炒基金,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基金本身就是长期投资的理财产品,不是用来短期炒作的。违背了这个原则,市场一定会用某种方式惩罚你。

晨星上的所有内容都是代表基金的过去,不代表未来。但是我认为,虽然过去的业绩不代表未来,但如果我们不参考历史,我们用什么来预测未来呢?好学生继续是好学生的概率会比差学生变成好学生的概率要大。

关于赎回策略

之前版本的书上说,我在两种情况下会赎回基金:①这个基金不再是我想投的,如风格变了,基金经理变了,等等;②我的投资目标达到了,风险收益需求变化了。现在,我要加上第三条:市场表现太疯狂了,也要赎回基金。

你自然会问,什么叫“市场疯狂”?现在很多网站给出了判断标准,如估值、估值百分比和“且慢指数估值”,貌似很容易判断市场在高位还是在低位。可以前没有这些啊,该怎么办呢?其实也简单,你就去听!听听周围的人,那些和你无关的人在说些什么。在地铁上,在公交上,在餐馆里面,如果你动不动就听到周围的人在高谈阔论他从股市上赚了多少钱的时候,那市场一定是“疯狂”了。永远记住:市场只会让少数人赚钱。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你就该“跑”了,至少该减仓而不能加仓了。同理,如果周围没有人谈论股票和基金,连骂股市的人都没有了,那市场就是低位了。记住一条,爱的反义词不是恨,而是冷漠,是懒得理你。

关于定投

定投是一个好的投资方式,尤其是对于新投资者而言。但要注意,当你定投了几年后,影响你心情的是你的存量资产,而不是每个月放进去的那一小部分了。所以,我觉得定投还是要符合个人的风险偏好。


作者也是从一个门外汉一步步成长,因此对于同样是门外汉的我而言,本文的论述非常切实和通俗易懂,文中普及了很多基金概念和投资思路,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很多观点,个人觉得这点很难得。作为新手而言,算是扫盲了下,值得一看。

by: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2240222/

 Comments